房天下 >资讯中心 > 知识 > 正文

今年楼市政策仍然是“易紧难松”

房天下综合整理  2017-03-08 09:58

[摘要] 尤为重要的是,“中国经济新常态”将升级为“中国经济新方位”,在新常态下,后发优势、比较优势等红利已逐渐用尽,以“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为主导的中国经济新方位、中国经济新实践,将是今年以及未来多年推动经济发展的大“红利”!

我对今年达成6.5%左右的目标,是比较乐观的。估计今年GDP的走势有可能是先低后高。当中有以下三个原因。

一、今年将加大结构改革、供给侧改革、农业改革等改革力度,可以创导出制度创新,以制度创新来推动结构优化,催生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二、今年地方政府、企业投资热情预计将会陡升,投资是拉动经济向前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投资增长有利于经济向上。

尤为重要的是,“中国经济新常态”将升级为“中国经济新方位”,在新常态下,后发优势、比较优势等红利已逐渐用尽,以“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为主导的中国经济新方位、中国经济新实践,将是今年以及未来多年推动经济发展的大“红利”!

我也多次公开强调,广大民众也无需为GDP多零点几个百分点或少零点几个百分点兴奋或担忧。这是因为:

GDP这个统计法是1930年才在美国问世的,当时主要是为了帮助美国罗斯福政府,了解"新政计划"(NewDeal)能否成功改善造成美国股市下跌将近90%,25%的劳动力失业、数千家银行关门和生产力急跌的体系问题。GDP从一开始问世,就决定了和普通民众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由于GDP这个数据是由政府绘制、统计的,政府绘制、统计这个数据时,主要是为了决定开支、评估各项计划的成效和系统的安定性,并不是为了要告诉普通民众跟他们个人财产相关的大事。

更重要的是,美国的GDP统计法在1930年创立后,不少国家纷纷跟随,将GDP作为一国经济健全与否的佳指标。但是,大家要留意的是,当时大部分国家,都属于以劳动力为主的产业型或农业型经济,而不是现在的服务导向型经济。这就导致了传统的GDP统计方法,已经无法掌握新的劳动生产力、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加上没有一个统计法是在计算机问世后发展出来的,因此在计算机和网络高速发展使效率大为提升后,这种变化并没有反映在GDP的统计数字上。

经济其实指的是什么呢?"Economics"早是出自希腊文,意思是家庭和房子,很多读者一说到经济,就马上联想到GDP增长速度、工厂、生产,那是有所偏颇的。经济实质上包含了地球上的家园,内涵是如何让各个物种和谐相处,而不仅仅只是注重GDP的增长速度。

实际上,现代GDP估算系统之父、诺贝尔经济学奖金获得者西蒙-库兹涅茨(Simon Smith Kuznets),早就在1971年就已经指出,GDP不能完全衡量一个国家的整体效益。如果一个国家刻意追求狭义的、物质的经济福利大化作为目标,并不利于该国经济的长远发展。

就业

我相信未来增加就业的突破口在于创业和创新的“双创”上。

不管是中国还是世界其它主要经济体,职位的消失,不是因为制造业外流到他国,更多是因为被自动化取代。

以美国为例,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要让失去的职位回流美国。但是,问题在于美国有超过80%的制造业职位,并不是外流到中国、墨西哥等国,而是已被自动化设备取代,并且还有越来越加剧的趋势。中国也开始出现了这种趋势。

例如,咱们现在所用的智能手机,生产线的自动化设备越来越多,和智能手机类似的智能产品,其生产线也会进一步自动化,这将导致越来越多的职位丢失。

因此,要增加职位,并不是去解决制造业职位流失的问题,而是要积极配合高新技术转变的步伐,技术创新已令就业的环境极速变化,职位创造的条件也随之迅速变化,新职位将在这些变化中产生,这对中国而言,需要狠狠抓住深化“双创”增加就业的突破口。

楼市

我估计今年中央政府对楼市调控基调核心内容主要有如下两个:

一、按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的“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要求,今年将继续打击投机、防止热炒,同时继续实施去库存的任务。

二、今年楼市调控政策将以稳定为主,继续稳一、二线城市的楼价,三、四线城市的楼市政策主要是去库存,但也会提防楼价下跌速度过快。

因此,相信今年中央政府的楼市政策仍然是“易紧难松”,若一、二线城市房价上涨势头未减,今年不排除有楼市调控政策推出。

用三个字来归纳今年楼市政策,那就是“搞促保”(搞粗暴),该搞的搞(继续搞房地产调控),该促的促(促推房地产健康发展、走向更市场化)、该保的保(多建保障房廉租房),虽然听起来政策很“粗暴”,但实际上政策“温柔”得很,不“粗”也不“暴”。

这里我也要强调,我对中国楼市有泡沫的这个说法,有点不同意见,我认为中国一、二线城市有高房价现象,有投机热炒现象,房价很高,但未必已经有了泡沫。

说楼市有泡沫,一般是说粉丝卖出鱼翅价,大家买不起,所以不买了,这就出现泡沫了,现在的情况是,别说鱼翅价,粉丝都卖出金丝的价格,大家还是一边说贵一边买,这种情况应该不是泡沫。再加上,按说泡沫那是吹弹可破的,但这个泡沫论已经讲了十多廿年了,政府也推出了号称“史上严”的楼市调控措施,对这个“泡沫”又捶又打,都没能把它击破,世上有这么硬的泡沫吗?

即使从经济学角度而言,房价是否存在泡沫也是值得探讨的。因为房价属于资产价格(资产转换成货币的比例,也就是一单位资产可以转换为多少货币),在经济学意义上,没有不含“泡沫”的资产价格,因这个“泡沫”叫做虚拟价值。

什么叫虚拟价值?简单来说,就是资产价格不是按形成这个资产需要花多少钱来决定的,而是按照这个资产能挣多少钱来决定的。例如,一亩肥地就比一亩薄地要贵,因同样面积的土地产出效率不同,但你能说那亩肥地的售价就是泡沫吗?

因此,中国房地产还是一个在蓬勃发展的市场,“泡沫”暂时还没有出现。但是,高房价的情况确实出现了,而且部分城市还比较严重,因此不少人将高房价等同于泡沫,这是一种误解。也只有消除这种误解,才能更好地理解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关的楼市相关政策。

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由去年的稳健,微调趋紧为“稳健中性”,这种改变相信是经过多年货币供给额的快速增长之后,基于减缓汇率贬值压力、以及严控通货膨胀、以及防止出现金融系统风险,如无特别意外(大地震、环球金融危机等),今年放宽货币政策的机会不大,货币政策相对上会更加谨慎。

要更简白的话说,那就是宽松的货币政策是对经济的一种刺激,如同让一个体虚的人吃人参、鹿茸、燕窝等珍贵补品,能起到强身健体、回复精力的作用,但是,补品不能过量吃或经常吃,否则会让人虚不受补,体内平衡失调,反而生出其他病症。

所谓从紧的货币政策,则像是人节食减肥,如果走到极端,这种食物吃少了,那种食物也吃少了,会造成营养不良影响身体机能,甚至减肥效果会适得其反。

如今实施“稳健中性”,不太松,也不太紧的货币政策,这对经济健康发展而言,是必需的。

我打个比方,虽然家里可以生产很多大米(资金),但吃饭的量还是应刚刚好,或者只吃到六、七成饱(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有足够营养、能长身体(稳经济增长、稳就业)就行,避免吃得过饱导致高胆固醇(经济泡沫)与高血压(金融系统风险)。

如果再谈远一点,实施或宽或紧的货币政策,主要是为应付和解决实际的需求。

我举个中国古代的例子。并非现代人或西方人才懂货币政策,早在2000多年前,汉高祖刘邦刚立国,面对连年战乱导致国库空虚、经济萧条,作为汉朝执政党的老大,刘邦想出一个令经济复苏的绝妙办法,那就是先以“秦钱重难用”(前朝秦朝的“秦半两钱”每个重十二铢,约8克重)为由,颁布“更令民铸荚钱”的命令,将每个重十二铢的“秦半两钱”改铸成只重三铢的荚钱,但仍当“秦半两钱”使用,这就是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令西汉政府财富无形中增加了四倍。

西汉政府有了钱之后,采取了大兴水利修建白渠、治理黄河(政府投资大型基建);代田轮耕制(提高生产技术);“勿扰狱市”(允许商品自由交易);“轻徭薄赋”(减税)等促进经济发展措施。

随着措施的推行,西汉经济逐渐好转,但后遗症却出现了,《汉书.食货志》指出︰“农业弃捐而采铜者日蕃……奸钱日多,五谷不为多。”意思是大家都跑去做采铜铸币这种赚快钱、但风险高 的金融业,不但让市面上的钱越来越多,容易出现不良资产,更导致搞五谷(实体经济)的人不多。

汉文帝发现这种情况后,首先是将重三铢的荚钱,改铸成四铢重(收紧货币政策);其后,进一步开放原来归国家的山林川泽给民众,以及大力利用并开发渔业资源(即减少政府对经济生活的干预、鼓励中小企业发展)。

经过文帝、景帝40余年的整治,形成了一个“吏安其官,民乐其业”的社会环境,史称“文景之治”。虽然历史不可能重复,但历史经常会重演,中央政府推出的货币政策,不管是趋宽,还是趋紧,相信均是根据实际情况、实际需要而推出相应的货币政策。

而稍紧的货币政策,会推高资产密集型行业的资金成本,因此对地产、电力、民航、通讯、建筑、水泥等需要大量银行资金资助的企业负面影响较大,这类投资的风险可能会上升。

一个铜板有两面,稍紧的货币政策对保险,券商和信托行业其实大为利好,因为国债、各种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以及优质的企业债券,是保险公司、券商和信托公司稳健投资的主要渠道,资金越紧缩将使债券利息越往上升,就越提高上述公司的投资率。

“一带一路”

我相信今年“一带一路”建设将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1.加强国际合作,与国际社会共建“一带一路”,以此实现共赢发展,以“五通”即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主线。

2.与沿线国家合作重点领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经贸合作、教育、产业投资、能源资源、金融支撑、人文交流、低碳减排、生态环保和海洋合作等重要领域。

3.为全球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一带一路”不仅有经济和市场方面的好处,而且还推出全球的公共产品,帮助各国推动实现大家共同福祉。具体是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建立开放的多边贸易体制,全球金融稳定,地区或世界安全,以及全球公共卫生如扶贫、教育、救灾、卫生保健或人道主义救援等领域,向全球推出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

4.联动发展。加强“一带一路”建设同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战略的对接,同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发展、沿边开发开放的结合,带动形成全方位开放、东中西部联动发展的局面。

通胀

今年通胀目标是3%左右,我相信只要通过努力,要达成这个目标不难,而且今年既要防通胀,也要防通缩。

政府、经济学界一般认为:通胀率增幅在0%至2%之间是比较正常的价格波动,2%至4%之间则是温和的价格上涨,4%或以上则需要密切关注,有需要的话就须动手调控了,10%或以上则是恶性通胀,政府需要全力处理了

通胀说白了,就像中国人经常用一句话来形容物品价格贵,叫“百物腾贵”,当每样物品的价格都在涨,只有工资没有怎么涨的时候,就叫“通胀”。或者再打个比方,例如人的正常体温是37度左右,当一个人的体温达到38度甚至更高,医生会说这人发烧了。这种经济学上发烧,就叫通胀。

而且,通胀高不是致命伤,对中国经济而言,通胀更有害的地方是通胀不稳定,而不是通胀高低。这情况就像一个人如果是发高烧38度,甚至烧到40度,对医生而言问题都有办法解决,可以用退烧药来治疗。但如果这个人先是高烧到40度后,又突然体温骤降到35度(通货紧缩),这不但让医生头痛,疾病对病人身体所带来的损害也更大。

外界常说通胀猛于虎,但却把通缩形容为洪水猛兽比通胀还让人害怕,对经济的伤害更大,这不是没有原因的。

因为如果通胀是温和的升幅,例如升个2%、3%左右的话,这是温和的通胀,对民生、经济是会带来影响,但这是可以控制的。而且物价即使高一点,但民众消费得起,从另一方面而言,这是经济好民众赚钱多的表现。但是,通缩则意味着经济衰退、工厂倒闭、工人失业、收入减少,消费减少。

人世间苦的,就是那个我心爱的物品降价已至1元,且摆在我面前,但我都买不起。

标签:楼市政策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关注西宁特价房官微

有专业有态度有房源有优惠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